当前位置:首页 > 均和云谷厂房租售招商 > 正文内容

多措并举盘活产业用地蓄势聚力赋能“钱塘智造”

  大创小镇XBP金晶数字医疗谷(改造后)

  以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主平台为主线,工业已成为钱塘区蕞鲜明的底色。医药港、大创小镇、综合保税区、临江高科园、钱塘芯谷、前进智造园……辖区531.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了大大小小上百个产业园。

  据统计,2022年钱塘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500亿元,全市占比达五分之一,制造业投资、工业用地出让量等潜力性指标位列杭州头部。

  今年上半年,《钱塘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草案)》出炉,提出钱塘区将立足“智涌钱塘·潮领湾区”总体定位,进一步构建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全省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和杭州湾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融合创新发展引领区……持续擦亮“钱塘智造”金名片。

  宏图奋进正当时,要素保障须先行。

  “钱塘区坚持两手抓,一方面持续紧盯重大项目落地,全面强化谋划组件,抓前抓早,跑出用地审批、要素保障的‘钱塘速度’;另一方面,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先导,着力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推动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人指出,全方位践行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钱塘以“优存量、提质量、聚能量”多管齐下,高质量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多措并举盘活低效用地、挖潜存量空间、推动产业用地提质增效,切实扛起产业大平台的使命担当,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一流新区。

  优存量 腾笼换鸟、空间集聚 分类施策提升产业用地亩均效益

  产业是立区之本,也是命脉所在。新征程上,钱塘区喊出了“再造一个杭州工业”的使命口号。

  目前,钱塘区锚定“车芯药化航”五大主导产业,形成了以智能汽车及智能装备产业为主体的1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生命健康、新材料、半导体等3个500亿级产业集群,产业平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以国际化视野建设专业化产业平台,固根基、优结构成为钱塘产业园区建设的重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钱塘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以省、市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为契机,钱塘聚焦“转迁集聚一批、提升改造一批、依法收回一批、督促增税一批”,落实“退二优二”政策,对“存量”工业用地实施 “低效盘活”,引导工业用地向开发区(园区)集中,全力推进产业空间集聚发展。

  结合近年启动的《钱塘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草案)》编制,钱塘进一步摸清了全区工业用地的底数,对全区新增产业空间规模、布局进行统筹安排,严格保障全区产业空间。在此基础上,重点聚焦“盘活存量”,提出了区域内存量工业用地优化方案,有序引导产业空间向医药港小镇、钱塘芯谷、前进智造园以及临江高科园等六大产业平台空间集聚,不断强化产业集群规模。

  在规划引领和政府坚定助推下,一个个面向未来的产业园区正加速“脱胎换骨”。

  “以前我们园区的厂房容积率和亩均产出均较低,随着政府引导将旧厂房拆除重建,新建园区容积率提高至2.5,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原来的6倍,空间大了,产能肯定要翻好几番。”在大创小镇10号大街28号XBP金晶数字医疗谷施工现场,园区负责人对未来充满憧憬,预计年底,这座全新的集数字医疗、医疗器械等为一体的全生态主题产业园区将亮相投产,“一定会成为钱塘打造生命健康产业生态圈的亮点。”

  与“新生”前的金晶数字医疗谷相似,位于临江工业园区经六路1889号的泰华医药占地超百亩,2021年地块上全部税收不足400万元,亩均效益远低于区块平均水平。

  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钱塘分局的牵线搭桥下,泰华医药完成了土地“腾笼”,由新引入的知名药企对厂房进行节能减排的绿色改造,建设为新型绿色环保自动化医药生产基地。

  “原车间厂房、生产公用设施并不是全部拆除,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并有序导入同类企业及项目,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钱塘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地块提升投产后预计产能将达879.5吨/年,年利税将有望达到上亿元。

  通过对低效空间进行分类施策、腾笼换鸟,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强链、补链,原东风物流厂房引进路建机械项目、富丽达科达生物厂房改建为远大生物生产基地……越来越多的地块正在“凤凰涅槃”,为钱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提质量 规划引领、工业上楼 以人为本推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

  金秋时节,走进钱塘工业园区,眼前花木成荫,道路平坦整洁,高层厂房外墙洁白如新……和过去人们印象中环境杂乱、低矮破旧的传统厂房形成了鲜明对照。

  “为了满足企业需求,园区进行了迭代升级。”和达药谷园区负责人倪云翔介绍,杭州医药港着力打造“工业上楼”式标准化高层厂房,实现生产、研发、办公、设计“一栋楼”。

  目前,和达药谷已滚动开发五期产业园,总用地面积约541亩,总建筑体量87.87万平方米,容积率超过2.0。从第三期开始,为了适配不同生产工艺,每栋楼都设计预留了蒸汽管路、通风井、设备平台等专门为生物医药生产配备的建筑附属设施,方便企业“拎包入住”。今年投产的第五期园区更是针对产业特点,摒弃传统标准厂房呆板的形象,引入周边水渠打造花园式、生态型开放园区,与周边生活配套环境有机结合,探索构建未来产业社区。

  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的产业园区,不仅提升了城市整体环境面貌,更为钱塘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与人才。“高端人才都愿意来了。”倪云翔对此深有感触,和达药谷入驻企业近300家,有超过1000余名专业生物医药人才在园区工作,他们中不乏各领域的研发“大牛”。

  以人为本,越来越成为钱塘产业强区发力的焦点。

  “我们在以规划引领园区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仅注重打造一条完善的新型产业链,强化主导产业对经济的支持作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还聚焦人才和核心需求,引导配套功能提升,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钱塘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以和达药谷为例,在园区内部,人才需要的宿舍、餐厅、咖啡馆、超市、健身房等生活配套一应俱全;走出园区,大剧院、文体中心以及商业综合体等生活娱乐空间近在咫尺,周边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无缝衔接,20分钟可达市区,30分钟直达杭州机场、杭州东站,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医药港为中心的“15分钟经济圈”“30分钟时空圈”。

  不仅如此,以全市“规划编制攻坚年”为契机,钱塘区在各园区单元控规编制中,对工业用地容积率等指标均按“宜高则高”的原则就高设置,全面提高开发强度。同时结合详细规划编制,进一步深化职住平衡、慢行系统、公服配套建设,实现区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重大公建项目规划落地。

  目前,在医药港、大创小镇落地的产业项目容积率普遍达到2.2以上,钱塘芯谷、前进智造园内的传统制造类项目容积率也达到2.0以上。全区在编控规工业用地容积率达到3.0,在充分释放空间价值、着力提升用地绩效的同时,以园区为单位谋划打造更多工业邻里中心,推动城市能级迭代升级。

  聚能量 降低“门槛”、筑巢引凤 环境优化让企业“扎根、留心”

  过去,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考虑从租赁楼宇变为拥有自己的楼宇,但若通过审批购地自己开发建造,对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情况都有较高要求,成为不少新生代企业“成长的烦恼”。

  想方设法降低企业获得自有生产经营场所、投资设厂的“门槛”,成为钱塘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招”。

  2022年以来,钱塘区共出让标准厂房用地17宗、1759亩,建成后将提供产业空间约341万平方米,充分满足小微企业园租楼、买楼的需求,“供地、供楼、租楼”多措并举,大大拓宽了企业获得生产经营场所的路径。

  “优化营商环境不是‘一锤子买卖’,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生产经营场所的需求多有不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钱塘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此,钱塘区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供地、供楼、租楼方案,既可解决企业发展扩容的现实需求,也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促使企业在钱塘区“扎根”“留心”。

  以和达药谷为例,目前整个园区共转让标准厂房面积约22万平方米,不少企业完成由租到买的转变,实现企业发展的跃迁。

  百丽司康是一家在钱塘区“土生土长”创业孵化的新兴药企,企业主攻抗肿瘤靶向药,前不久刚买下了和达药谷三期一整栋厂房以及办公楼两层作为发展的“大本营”。

  “多年前来钱塘,就是因为这里有较高的创业性价比。目前我们的支柱产品已经进入临床二期测试阶段,于是买下了一整栋标准厂房作为生产研发基地。”创始人魏紫萍介绍,“目前研发基地内已建立了完整的医药实验室及生产流水线,只要产品成功获批,立马就能投产。”

  另一家药企松鹿医药,主攻生产安宫牛黄丸、养阴清肺口服液等以牛黄为核心成分的中成药。该企业工厂设在内蒙古,但在钱塘区先买下了一层楼作为企业总部。

  “园区的环境好,办公场所很宽敞,对企业形象也有提升作用,上个月客户过来考察交流,当场就决定要加强合作。”企业负责人陈仙表示将在钱塘“稳扎稳打”,“今年我们总产值能达到3个亿,准备在园区再建一个实验室,开设新的研发部门。”

  如果说,“先租后售”的灵活供楼模式为企业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国资公司回购”则进一步拓宽了低效空间提质增效的路径。

  2022年12月1日,杭州市政府发布《关于强化用地保障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允许政府或国有独资公司参与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及支持联合开发的鼓励性政策条款。

  政策一出,位于综合保税区的杭州某电子有限公司成为首个“吃螃蟹”的企业。改造前的该公司,厂房建筑物面积8706平方米,容积率不足1.0,土地利用率低,亩均税收及产值也远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被列为2022年度钱塘区低效工业用地企业。借着政策的东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钱塘分局为企业“牵线搭桥”,引入区国资公司进行合作开发,将旧厂房全部推倒重建,新厂房容积率将提升至2.5,建成后建筑面积约12.96万平方米,亩均产值将提高至400万元以上,亩均税收将提高至45万元以上。

  “根据签订的协议,待新厂房建成后,国资公司可回购部分作为标准厂房,用于孵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钱塘分局负责人表示,拼经济之年,分局将持续以规划引领,做好规划资源要素保障,大力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助力建设布局更优化、产业更优质的特色产业链集群,切实提升“钱塘智造”的知名度、首位度和影响力,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一流新区,坚定不移续写“八八战略”的钱塘新篇章。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junhe.021cf.cn/index.php/post/1074.html

分享给朋友:

“多措并举盘活产业用地蓄势聚力赋能“钱塘智造”” 的相关文章

山东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又一亮点项目总投资8亿元的均和云谷·济南汇智港项目正式开工

山东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又一亮点项目总投资8亿元的均和云谷·济南汇智港项目正式开工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朱晓冲 济南报道   8月31日上午,由均和集团、国晶电子共同投资的均和云谷·济南汇智港项目在济南市槐荫区正式开工。该项目以高标准科技园区为载体,以平台化思维整合优质科技产业资源为导向,融合地方经济需求,发挥自身供应链、产业...

“揭阳市中创炉业有限公司年产50套热处理装备智能智造生产线新建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事项批后公告

“揭阳市中创炉业有限公司年产50套热处理装备智能智造生产线新建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事项批后公告

  “揭阳市中创炉业有限公司年产50套热处理装备智能智造   生产线新建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事项批后公告   揭市自然资建公告[2024]48号   广东中创炉业有限公司申请的“揭阳市中创炉业有限公司年产50套热处理装备智能智造生产...

宜宾市挂牌8宗地块其中5宗为商业办公用地3宗为工业用地总起始价11亿元

宜宾市挂牌8宗地块其中5宗为商业办公用地3宗为工业用地总起始价11亿元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买房加群,省钱不踩坑,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据中指研究院·土地数据监测,2024年9月6日宜宾市挂牌出让8宗地块,总起始价1.1亿元。其中高县6宗,长宁县2宗。总出让面积11.5万㎡,总起始价1.1亿...

钟山用项目建设勾勒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

钟山用项目建设勾勒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

  一处处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楼宇,一个个挥汗如雨的忙碌身影……折射出项目建设全速奔跑的“速度”和“热度”,勾勒出钟山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   项目建设是经济增长的“强引擎”。近年来,钟山县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着力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和工业...

陕西发布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清单共600个项目-基建-产经新闻::新闻中心_中钢网

陕西发布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清单共600个项目-基建-产经新闻::新闻中心_中钢网

  近日,陕西省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发布,共600个项目。其中,新开工项目158个,包括9个现代农业类项目、25个现代能源化工类项目、61个先进制造业类项目、16个传统产业升级类项目、29个基础建设类项目、12个现代服务业类项目、6个民生保障类项目;续建项目442个...

天安云谷产业园

天安云谷产业园

  天安云谷产业园占地13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是强调“绿色、开发、智慧、协作、共享”,以人为核心的产城社区,分六期建设,目前一、二期已全部建成,已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华为终端、埃森哲及总部上市型企业安奈儿、艾比森光电、世强电讯等620余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